作者:殘門銹鎖天牛宝
历史上下五千年,让我惋惜的,是政敌。
为了权利,分割于天平的两边,有足够的的手腕,能力,谋略,只是命中注定的棋差一招。
若放弃固执己见,那将是国家之幸,百姓之福。
可若真是这样,那么个人色彩也会随之减弱。
他们是史册中的傲骨,若在某刻和他们同频,他们没有悔意,更多是愿赌服输的坦然。
仿佛重新来过,他们还是会选择同一条路的固执。
满清三百年,让我发出感慨的政客,仅有一人,胤禩。
提起胤禩,就不可避免提起雍正。
这对行四行八的兄弟,他们真的爱过,连出宫建府都是邻居。他们也真的恨过,至死不肯低头,给了台阶也不下。
他们就像是参商,一生不相见,一生被放在一起。
提起你,自然会想起我。
有人说,胤禩输在母亲上。
胤禩的生母是良妃卫氏,辛者库五品官的女儿。
卫氏14岁进宫,一生只生了胤禩一个儿子。
其实雍正的母亲,身份和卫氏相当天牛宝,也是宫女出身。
胤禩和雍正在年幼时,都被佟佳皇后抚养过。
这也奠定了兄弟俩感情好的基础。
卫氏17岁被封为嫔,然后儿子被惠妃抚养。
康熙是不喜欢卫氏的,因为曾说过卫氏出身微贱。
有人说卫氏是被儿子连累了,其实是康熙自身的冷血无情,在这对母子身上显现的淋漓尽致。
母亲被父亲不喜,自己在别人身边长大,导致胤禩过分通晓人情世故,为人极其随和。
胤禩聪慧,六岁和哥哥们一起读书,不落下风,唯有写字不好看。十一岁骑马和康熙巡幸塞外。十三岁为康熙试马,可见胤禩骑射功夫极好。十五岁跟随康熙出征噶尔丹。十七岁被康熙封为贝勒。
被册封的六位皇子中,只有胤禩最年幼,没有任何的功绩。
这个时候,康熙是喜欢这个儿子的。
此后,胤禩开始行走朝堂,同二伯父福全一起做事。
这个时候,胤禩身边也围了一帮弟弟,老九胤禟、老十胤䄉、十四胤禵。大臣也喜欢这个温和的阿哥。就连江南文人都对胤禩的口碑加以肯定。
康熙喜欢你时,这都是你的好。康熙不喜欢,这就成了罪过。
康熙第一次废太子,唯一被提拔的儿子就是胤禩,要他任内务府总管事。
如此的时机,如此的恩宠,也是如此的危机。
胤禩被一个算命的说日后必定不凡天牛宝。
这句话被康熙知道,康熙大发脾气,说胤禩野心勃勃,巴结朝堂,拉帮结派,谁在称赞胤禩,就砍了谁的头。
随后,康熙以胤禩谋划废太子为由,抓了胤禩。
可是噩耗还没有结束。
康熙要大臣推举太子人选,被圈禁的胤禩得票最高。
康熙将胤禩削爵,其中有一条罪过是胤禩惧内,至今无子。
连康熙都找不到胤禩的实证。
一时间的大起大落,胤禩开始低调行事。
直到康熙第二次废太子,胤禩还是想搏一回。
为了讨好父亲,胤禩为康熙献上海东青。
可是海东青到了康熙面前,已经是奄奄一息的模样。
康熙认为这是胤禩对于自己的诅咒,斥责胤禩和自己父子之情断绝。
即使如此,胤禩也不肯回头。
胤禩带着自己所有的政治资源,支持十四胤禵争皇位。
最后登基的人,是雍正。
雍正认可八弟的能力,也想给他台阶,所以封为廉亲王。
这个台阶,对于胤禩而言,是以退为进。
果不其然,雍正对胤禩下手,在登基四年后,胤禩除名皇室玉牒,下旨让胤禩休妻,且将胤禩改名为阿其那。
阿其那的意思是猪,雍正将他圈禁,六个月后,胤禩死在狱中。
胤禩唯一的错,不是他输了,不是输给了父亲和兄长。而是将自己的野心暴露的太早了。
太子被废之后,开心就察觉到胤禩的野心,所以开始全力打压。
此时雍正在做什么?
做一个好臣子,做一个好儿子。
这才是胤禩棋差一招的根本原因。
若胤禩襄助雍正,那将是满清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候。
可是胤禩不,不回头,不低头,就要做雍正心中最深的刺。
深到后世,人们提到雍正,就会想起他。
失败吗?
我觉得他成功了。
同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